
契合國家高新區體制改革步伐,以項目需求為導向,聚焦項目服務難點堵點痛點,高新區、天元區通過項目服務體制機制改革,實施“高位推動、高位調度、高位賦權”完成頂層架構,建立項目服務交辦機制、會商機制、幫代辦機制,為項目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優質服務。依托項目服務新理念,宏工智能項目實現了“三個當年”即“當年簽約、當年開工、當年投產”目標,踐行了項目服務新“典范”,株洲市“三高辦”高度肯定我區的做法,以項目服務“宏工速度”向全市宣講推廣。
一、簽約落地快
一是洽談響應快。由于新能源賽道的井噴發展,企業已有的廠房無法滿足產能需求,宏工智能急需快速建廠搶抓市場機遇。得知相關情況后,高新區、天元區政府快速響應,安排專班與企業進行洽談,關鍵條款商談,區主要領導現場拍板,確保項目快速進入決策程序。二是簽約速度快。項目合同條款商談好后,立即安排專項決策會,一事一議,安排專人緊盯合同簽訂進度,1個月實現項目洽談、簽約、開工。
二、項目建設快
(一)全程代辦,企業無憂。根據企業需求,指定一名代辦人員全程跟進,為項目制定一張全流程的時間節點表推進,從立項審批、開工建設到竣工驗收各環節的手續辦理,代辦員主動介入,提前告知,做到材料提交一次齊全,資料修改一次告知,問題整改一次到位,企業不用來回跑、反復跑。代辦人員作為企業和部門的“橋梁”,高效協調,跟蹤解決問題,既“帶著企業跑”,又“代替企業跑”,助推宏工智能項目3個月完成報批報建,1個月完成竣工驗收及不動產辦理。
竣工驗收推進會,為項目進行驗收工作預指導
(二)部門聯動,問題得解。針對宏工智能項目情況,高新區定期召開專題會議,部門聯動會商,以問題為導向,剖析問題癥結,形成系統解決方案,為項目推進精準除障。宏工智能項目因員工較多,現有政策規定的園區辦公、住宿等配套占比無法滿足企業要求,高新區召開專題會議,經過部門會商,采用大園區概念,將宏工智能所有地塊整合計算配套占比,仍不夠的情況下,從高科集團其他項目借用指標,滿足企業需求。同時,企業因員工增加,對停車位需求增大,高新區經過部門會商,探索出將園區周邊的公共綠地改造成防護綠地集約利用方案,現停車位已投入使用。
市直領導走訪調研宏工項目,項目服務局解說項目情況
(三)關口前移,部門特辦。宏工智能項目主體建設速度非常快,但因配套施工、資料準備跟不上進度,造成項目無法驗收,企業無法按照預期實現項目投產。高新區協調市、區職能部門將審批關口前移,規劃部門憑“多測合一”初步成果進行現場踏勘,消防部門在消防設施設備達到聯動、檢測條件,進行消防預驗收,同時協調市住建局牽頭組織聯合驗收線下預審會,企業提前3個月開始裝修施工、設備調試、試生產,搶抓了市場機遇。
(四)高科代建,項目加速。企業因為急需擴產,既要建設高標準、特色化廠房,更要在短時間內交付,高新區推出“高科定制代建”,設計方案、時間節點由企業定,區主要領導親自督辦,高科集團立下“軍令狀”,成立宏工項目指揮部,一天一碰頭、一周一調度,克服資金不充裕、新冠疫情、不利天氣、工期短、施工難度大等困難,快速推進項目建設,項目現場一天一個樣,2個月完成基礎施工,5個月完成主體封頂,8個月完成廠房交付,11個月廠房開始試生產,助推項目實現“當年簽約、當年開工、當年投產”目標。
一是企業發展快。2018年宏工智能入駐株洲高新區,從投資2億元建廠,到總投資52億元,僅用5年形成了新能源裝備產業集群,園區面積也從120畝擴大到372畝的大型工業園區,廠房面積達到14萬平方米,員工達到830余人。二是產值增長快。2020年產值3.32億元,2022年產值達到33億,2023年預計產值有望突破50億元。
宏工智能已成長為國內領先的物料自動化處理系統綜合服務商,部分產品打破了國外壟斷,同時宏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宏工智能)IPO已過會,將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。
責編:易亞利
初審:易亞利 二審:謝武林 終審:吳丹
來源:株洲高新區(天元區)融媒體中心
下載APP
分享到